培训内容:
课程背景
风险管理是在企业内训课中比较普遍的学员痛点。而很多课程还在重复着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老套路。在如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显得难操作且效率低。
肖老师根据多年管理经验提出用全面规划主动管理项目风险的观念,使得“风险”没有机会发生。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种驭风险管理于无形的方式,既简单又有足够的灵活性。
理论的依据是经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个人的实战经验,企业项目里的风险呈现多为成本质量进度失控,而这些元素大都是可以规划到的。
课程分5个部分:
1.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思维:用可规划、可控制两个维度把项目风险分为“规划”“预防”“风险”“问题”4个类别
2.“关键对话”管理项目边界:通过与发起人或关键客户的情境对话,建立项目共识,约定项目交付,以避免项目的频繁变更和不达预期;
3.“评审会”管理相关方协作:把评审会从博弈的场面改变为协作状态,让协作方共同管理,规避“风险”的发生;
4. 用“逻辑结构”管理项目全局:通过一个结构化工具建立项目团队的全局观,以避免项目工作碎片化引发风险;
5. 用二维矩阵管理“意外”风险:通过概率和影响二维矩阵简化意外事件的处理。
课程目标
理论的依据是经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个人的实战经验,企业项目里的风险呈现多为成本质量进度失控,而这些元素大都是可以规划到的。
课程大纲
第一讲:项目的风险管理思维
小组讨论:曾经遇到过哪些(发生过的)风险事件
一、区分项目型风险和流程型风险
二、项目风险的特征
1. 风险管理的4个类型:规划、预防、问题、风险
2. 风险的特征:规划之外的不愿接受的损失
小组讨论:形成一个真实项目
第二讲:关键对话关键对话管理项目边界
一、识别项目相关方及关键干系人
1. 关键对话的目的及要点
2. 建立共同目标
3. 获得明确支持
4. 描述项目应回答的4个问题
场景演练
角色扮演:识别发起人或关键客户(干系人)
角色扮演:老师与学员(角色扮演着)对话的情景展示
角色扮演:小组内“关键干系人”与“项目经理”并情景演练
点评分析
第三讲:评审会管理相关方协作
一、不同相关方的不同需求
二、评审会管理需求的要点—
1. 会前的准备
2. 以可交付成果做引导
3. 与发起人的沟通汇报
4. 评审会输出的示例
第四讲:用逻辑结构管理项目全局
一、工具介绍——工作分解结构
1. 关键词:可交付成果—团队—结构—整体范围
2. 价值——复杂的项目简单化
二、工作分解的操作的方法
1. 名词法:交付成果(名词化)特性的结构,用于可模板化的项目
2. 动词法:时间轴(动词特征)的应用,用于复杂的创新型项目
3. 要素法:头脑风暴与鱼骨图分析的结合,用于经验不足的创新型项目
小组练习:建立项目的结构
分析与点评
第五讲:二维矩阵管理“意外”风险
一、了解概率与影响矩阵
1. 九宫格以区分
2. 帕累托法则
练习:用头脑风暴法编制潜在风险清单
练习:清晰的描述风险
练习:用影响与概率矩阵管理风险
二、管理意外
1. 用要素管理意外
1)要素提炼:成本、质量、进度、安全
2)风险描述:现状与目标
三、应对意外
1. 常用方法:规避、转移、减轻、接受
2. 建立风险管理矩阵
课程收尾:课程知识点回顾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