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GD&T是 “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的简称,中文的意思是“几何尺寸和公差的规范”。GD&T中包含尺寸标注和几何公差两部分内容,尺寸标注与我国的国标基本相同,几何公差部分是从设计思路、检测过程和功能实现(如装配)的角度出发去设定基准,公差分配,表达对零件的要求,从而降低了制造和测量的难度。
本课程的实用性很强,所以将有若干实用案例(特别是经典错误案例)穿插在整个两天的培训中,这些案例将引导学员剖析GD&T在设计、装配、检测和应用等等方面的优点,让学员理解并学会应用GD&T。学员要求:
具备基本的机械图纸阅读能力,在设计或工艺或测量有一些基本的实际工作经验。培训目标:
认识ISO、国标和GD&T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GD&T的符号、术语、规则及应用方法;
应用GD&T的知识降低制造和检测的难度;
学会简单的GD&T检具知识。
课程大纲:
:
第一模块 GD&T概述
GD&T基础知识
历史渊源,应用范围
标准标注以及与传统坐标的异同
要素的概念
形位公差之间相互约束关系
GD&T规则和概念
规则#1, 规则#2
实效边界条件 (Virtual Condition)
实体原则和补偿因子: MMC/LMC/RFS
公差补偿 (Bonus Tolerance)
基本尺寸、可控半径等等介绍
GD&T术语和符号
GD&T 2009年新增符号第二模块 基准 (Datum) 的应用
基准的定义原则、及其建立
基准的标注
方法要求及案例
基准的应用
在设计、加工、检测、装配之间的关联
经典错误案例
含糊的基准标注
基准错误对零件检测的影响
基准在实体状况的应用
基准最大实体和最小实体对检具的影响
基准的实体补偿对位置公差检测的影响第三模块 形状公差
直线度 (Straightness)
平面度 (Flatness)
圆度 (Roundness)
圆柱度 (Cylindricity)
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间的关联
测量案例(直线度、平面度 、圆度、圆柱度)第四模块 定向公差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平行度 (Parallelism)
倾斜度 (Angularity)
尺寸公差与方向公差间的关联
测量案例(垂直度、平行度、倾斜度)第五模块 定位、轮廓和跳动公差
位置度(Position accuracy)
位置度的定义
位置度应用
案例:最大实体、最小实体的应用
位置度计算
案例:检测中实体补偿的应用
位置度复合公差的应用
同轴度 (Coaxiality)
同轴度的定义、计算和应用
位置度与同轴度之间的关联
对称度 (Symmetry)
对称度的定义、计算和应用
位置度与对称度之间的关联
轮廓 (Profile)
面轮廓度 (Surface Profile) 的定义和应用
线轮廓度 (Line Profile) 的定义和应用
复合轮廓度复合公差的应用
轮廓度的测量与计算
同心度和同轴度的应用区别及测量方法对比
跳动 (Runout)
圆跳动 (Circular Runout)
全跳动 (Total Runout)
跳动测量与计算 第六模块 补偿因子及其它符号的应用
MMC,LMC
延伸公差区域
Unqual
SIM REQT
SEP REQT第七模块 GD&T应用提高
GD&T与ISO在设计、测量和制造的差异
GD&T测量思路在投影仪/CMM的实现
建立测量基准
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区别
基准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GD&T的检具设计思路和测量分析
案例分析、课堂练习和学员疑难图纸解答。.
(注:在整个培训中,将穿插若干经典错误案例,同时为提高培训效果将安排若干课堂练习)
讲师介绍:
张老师
教育背景: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结合机械工程和工商管理两大学科背景,曾赴日本研修制造技术与管理。
技术职称:
国家二级培训师,澳大利亚培训评估师,拥有一项国家专利。
社会荣誉:
某技术革新曾在日本国获奖。
工作经历:
张老师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历任大型外资企业的制造经理和高级研发工程师等职位,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在研发设计方面,张老师在大学本科阶段获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毕业后曾经在全球锻压行业前五名的研发中心任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等发表多论文,获国家专利。
在担任整机开发项目时,创造新的提出诸多设计方案,减少加工和装配的难度,在此期间张老师对产品几何公差,尺寸链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应用。
在制造方面,张老师的经历集中在汽车行业,曾担任制造经理,持续改善主管和工艺工程师(包括:五百强企业TRW)。
张老师完成多个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工艺过程开发,设计并验收了大量检具夹具,专用设备,积累了大量的工艺过程开发经验,对技术质量工具FMEA,APQP,SPC,MSA的理解和应用有独到的见解。
张老师曾被派遣到日本学习先进技术和
生产管理经验,将5S,PDCA等技术工具原汁原味的带回国内,颇受同事和下属们的欢迎,张老师带领的生产团队效率和质量均逐年提高。
张老师善于通过流程分析,简化,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流程再造,消除流程中的各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在此期间张老师做出诸多成功案例:从节拍时间到产线平衡,从防错工装到技术革新,从物流包装到产线布局等等,较多案例节约成本都几十万元。2006年度,带领团队攻克锯片寿命的难题,该改进项目每年为集团节约采购成本近千万元,获集团金奖兼最佳推广奖,并著在日本获改善提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