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陈东琪:(常驻:北京)
擅长行业:房地产
授课风格:幽默风趣|案例丰富|实战演练|通俗易懂|
讲师经历:
陈东琪,男,1956年8月2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宏观经济学,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1989-1990年和1992-1993年,先后赴美哈佛大学、贝克莱加州大学等院校进修货币金融理论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已发表200多万字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曾获1988年度、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提出的“微调”、“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主张被政府采纳。 经历: 1981年获湖南师范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该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特等生。1992—1993年在美国贝克莱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88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1993年为研究员,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88-1992年,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副主任,1993-1994年任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级干部,1995-1999年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2001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2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2003年至今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 主要著作: 著有《东欧经济学》(1988)、《新土地所有制》(1990)、《强波经济论》(1992)、《微调论》(1998)、《新政府干预论》(2000)、《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2005)、《新一轮财政税体制改革思路》(2010)等。 主编有《全球社会保障制度考察》(1989)、《中国经济变迁与分析》(1992)、《宏观经济调控与政策》(2000)、《话说投资》(1997)、《世纪之交的全球企业发展》(199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1995、1997、1999、2002)、《宏微观经济学》(2000)、《中国经济学史纲要(1900-2000)》(2004)、《打破地方市场分割》(2002)等。 发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期(1988-1995)改革纲要”等500多万字论文. 学术思想: 1984年提出改革实物化分配体制建议 1988年建立东欧经济改革理论体系 1988年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和发展思路 1988-1989年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危机观点 1990年提出农村土地合股制构想 1991年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和工资机制转换思想 1990-1991年创建强波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1995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1999年提出微调理论 2000年提出新的政府干预思想和政府职能转变建议 2001年提出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政策建议 2004年构建中国经济学史纲要 2003-2004年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均衡增长理论思路 2004-2005年提出双稳健政策理论体系和中国避免大萧条的政策建议 2009年提出中国发展“三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政策建议 2011年提出“双稳”(稳增长、稳物价)政策建议. 主要贡献: 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总结和起草研究、“************改革方案”设计起草(198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1999、2009、2010、2012)起草等。1991年、2002年、2003年至2011年分别参加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主持的经济学家座谈会,2005年4月参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座。 1990年、1992年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1996年获国家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多次获其他国家级经济研究奖项。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1996年入选《中国中青年新闻人物年鉴》。199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
>服务过的客户: |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社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 北京市、长春市、广东省等重要省市经济顾问 山西省、上海市等省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
|
|
 |
陈东琪 |
助理QQ:2930953695 微信同号 |
|
|